读者园地
 
 
 
 
 
 
 
 
 
  读者园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读者园地
2019年3月红河县图书馆推荐书目
发布时间:2019-03-20 丨 阅读次数:816

书名:最前沿:国家网信工作沉思录

作者:任贤良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3

馆藏地点:红河县图书馆图书外借室       

排架号:G255.76/6836

 

推荐理由:互联网正全面而深刻地介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随着媒体的网络化和网络的媒体化,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照相机、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信息的传播格局正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改变,对传统的传媒格局和传播形式也提出了严峻挑战。本书是作者从事网络信息管理工作之余的研究心得,有理论深度和现实指导意义,具备较强的出版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央网信办(国家网信办)原副主任任贤良同志履职国家网信管理工作期间的文章合集,作者从风乍起:网络空间治理初探战群儒:精彩纷呈发布会巧引导:深耕网络大论坛精布局:力构命运共同体四个章节,全面系统总结了过去五年我国互联网发展及其治理的心路历程,书稿内容扎实,可读性强,对相关网络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网信工作管理者都极具参阅价值。



 

书名:鲁迅与20世纪中国国民信仰建构

作者:谭桂林 杨姿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5

馆藏地点:红河县图书馆图书外借室

排架号:I210.97/2324

 

推荐理由: 鲁迅与20世纪中国研究丛书”全面切实地梳理鲁迅研究界在这些基本问题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深入地阐述鲁迅面对和思考这些基本问题时的思路、资源和观点,而且着重分析鲁迅这一精神象征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中建构与形成的内在机制与外在因缘,深度解读鲁迅这一文化符号在20世纪中国社会改革进程中的能指、所指和功能结构,突出一种从民族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的意义上对鲁迅与20世纪中国关系进行综合思考的问题意识和方法观念。这一思想史角度采用和综合思考方法,将开拓鲁迅研究的新视角,在新世纪的鲁迅研究中,从理论上进一步深化思想、文化与现实融会贯通,多种学科交叉融合鲁迅研究新思维。该丛书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内容简介: 国民信仰的重建,是我国改革开放走向纵深、现代化转型成功与否的一个基本的保障,也是当前中华民族能否真正复兴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杆。《鲁迅与20世纪中国国民信仰建构》将通过对鲁迅信仰力形成过程的分析、鲁迅关于信仰的思想的阐释,以及在新时期初期的思想启蒙运动和世纪末人文精神重构等重大精神事件中鲁迅资源利用情况的考察与分析,树立起一个信仰力的精神品牌,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力,展示国民精神主体信仰力培养的珍贵资源。


 

书名:鲑来去:我的美国留学往事

作者:钱志龙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时间:2018.09

馆藏地点:红河县图书馆图书外借室    

排架号:G649.712/2452

 

推荐理由:本想当睡前催眠小说看看,结果越看兴奋,同为70后,读着他的故事,有太多的共鸣和怀旧。当时《走遍美国》盛行,在比较闭塞的东北小城市,也做过草根家庭无法负担的遥不可及的出国梦。同是英语爱好者,也有去英语沙龙练口语的经历,也结交至今还有联络,有着青春烙印的老朋友……

 

内容简介: 《鲑去来:我的美国留学往事》以自传体的形式,回顾2003—2012年作者在出国考试、工作经验准备阶段以及出国后在美国伊利诺伊、夏威夷纽约、洛杉矶、加利福尼亚等地留学、生活、工作(半工半读)经历,以一连串跌宕起伏、生动有趣的真实故事介绍了21 世纪初的美国留学生活。本书呈现了留学生活中的艰辛和奋斗历史,处处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正能量,堪称“70后”一代留学者的历史剪影。 

 

 

 

书名:文学即人学:诺贝尔文学奖百年群星闪耀时

作者:汪兆骞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1

馆藏地点:红河县图书馆图书外借室        排架号:K815.6/0978

 

推荐理由: 《文学即人学:诺贝尔文学奖百年群星闪耀时》是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编辑家汪兆骞先生继畅销书经典史诗级民国大师集体传记《民国清流》系列七卷本之后出版的又一重磅作品,是汪兆骞先生近四十年从事专业文学编辑、阅读、评论生涯以来,关于世界文学的心血结晶。汪兆骞从纯粹的文学欣赏、评论与创作的角度,以人性、历史及美学的眼光,为我们精心解读从1901年以来的一百多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经典代表作,全面呈现百年来世界文学金字塔顶部的辉煌与璀璨。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编辑家汪兆骞先生近四十年从事专业文学编辑、阅读、评论生涯以来,关于世界文学的心血结晶。汪兆骞从纯粹的文学欣赏、评论与创作的角度,以人性、历史及美学的眼光,为我们精心解读从1901年以来的一百多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经典代表作,全面呈现百年来世界文学金字塔顶部的辉煌与璀璨。他们为什么会获奖?他们的作品何以成为经典?他们对世界文学做出了哪些贡献?他们是如何生活和创作的?一本书读懂一百多年来一百多部世界文学经典,了解一百多位文学大家的生平和创作历程,他们是——泰戈尔、罗曼·罗兰、叶芝、萧伯纳、托马斯·曼、尤金·奥尼尔、赛珍珠、赫尔曼·黑塞、纪德、艾略特、福克纳、海明威、加缪、帕斯捷尔纳克、萨特、肖洛霍夫、川端康成、贝克特、索尔仁尼琴、聂鲁达、马尔克斯、威廉·戈尔丁、大江健三郎、辛波丝卡、若泽·萨拉马戈、君特·格拉斯、奈保尔、库切、奥罕·帕慕克、赫塔·米勒、略萨、莫言、阿列克谢耶维奇、鲍勃·迪伦、石黑一雄……

 

 

书名:多学科视野下的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

作者:田阡 苑利 主编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8

馆藏地点:红河县图书馆图书外借室     

排架号:K892/0923

 

推荐理由: 我国农耕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农业文化遗产,凝聚着乡土社会中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智慧,因而成为一种珍贵而特殊的文化遗产被世人关注。

 

内容简介: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悠久的农业文明创造了一批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土地利用系统,体现了独特的动态保护思想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传统农业则凝聚着乡土社会中人与生态和谐共生的智慧。在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的视野下,农业文化遗产被置于社区生活背景之中,以及人与生态环境的复杂关系之中,由此产生了村民关于生态环境的适应问题,以及传统智慧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变迁问题。2017年度研究生农业文化遗产与民俗论坛以“农业文化遗产学与民俗学视域下的乡土中国”为主题,40多位专家学者从民俗学、历史学、人类学等领域的研究出发,围绕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基本理论问题、传统农耕社会风俗、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等相关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有效助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传承研究。


 
红河县图书馆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
馆址: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迤萨镇文庙街      电话:0873-4621450      备案号:备案号53252902000109
技术支持:云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