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非遗
 
 
 
 
 
 
 
 
 
  红河非遗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红河文化>>红河非遗
《乐作舞》
发布时间:2017-04-07 丨 阅读次数:1588

广场乐作舞展演



有乐器伴奏的民间乐作舞表演






阿扎河长街歌舞节


      连绵的大山,葱郁的植被,层层的梯田,勾勒出红河县这片土地壮美的画卷。而身着哈尼族、彝族服饰的群众,欢快地跳起乐作舞的愉悦气氛,为这幅壮美画卷增添了无限的灵动气息。


      据推测,乐作舞在红河流域的发源、发展和传承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2008年6月,国务院将红河县申报的乐作舞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11月,红河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哈尼族、彝族乐作舞)文化艺术之乡”。


      源起


      劳作生活中跳出乐作


      红河县位于州府蒙自西南部的大山之中,东与元阳县相毗邻,南与绿春县相连,西与元江、墨江两县接壤,北与石屏县隔红河相望。境内世居哈尼、彝、汉、瑶、傣5种民族,现总人口28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九成以上,其中哈尼族人口占总人口的七成以上,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5%以上。境内山清水秀,风景迷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历史上,智慧的世居民族在此创造出内容丰富的民族民间歌舞,具有浓烈的地方民族特色及风格特点,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众多,如哈尼长街宴、矻扎扎节(六月年)、“仰阿娜”(姑娘节)、扎勒特(十月年)及彝族火把节等等,红河县堪称“民间文化盛产地”。


      而乐作舞是勤劳朴实的哈尼族、彝族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集歌、舞、乐为一体的民间原生态舞种,其舞蹈动作大多模拟生产劳动中踩荞麦、领娃娃等一些基本动作而形成一整套舞蹈套路。


      哈尼族、彝族传统民间舞蹈乐作舞的历史源远流长,但具体乐作舞起源何时,据研究者们在保留传统舞蹈最原生态的村庄调查,就连八九十岁的彝族、哈尼族的民间艺人,也无法说清该舞蹈的起源。研究者介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哪部史书记载乐作舞的具体起源时间,但居住在红河县境内的彝族、哈尼族迁徙到红河县境内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此推测,此舞蹈形式想必也应该存在了上千年时间。


     研究者认为,乐作舞应该是哈尼族、彝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中产生的。乐作舞初始为哈尼族、彝族共同所有,这一词汇应该是汉民族根据当地哈尼族语音“龙纵撮”演变而得名,“龙纵撮”的哈尼语为“大家聚集在一起跳舞”的意思,而彝族称“乐作舞”为“栽比”。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在“乐作舞”最基本的原始步法中,有模仿收割荞麦时的动作,彝族称其为“果斗猴”,即踩荞调。研究者介绍,最初产生的乐作舞是“踩荞调”和“撵调”。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不断发展,在“踩荞调”和“撵调”的基础上发展成的现代彝族12套、哈尼族4套套路,都是模拟生产劳动和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动作组合而成。


      1964年,红河县推选出哈尼族、彝族民间艺人,代表我省到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业余文化艺术会演观摩演出,受到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和赞誉,红河县也从此被很多国内外艺术家誉为“歌舞之乡”。红河县及我州研究者意识到该舞蹈的重要性后,准备将其进行更好地传承与保护,于是到村寨进行了深入挖掘,并整理上报。2008年6月,国务院将其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11月,红河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哈尼族、彝族乐作舞)文化艺术之乡”。


     特点


     即兴而起步步歌伴舞


     如果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哈尼族和彝族跳乐作舞的基本步法、音乐、节拍等都基本相同,其舞蹈动作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动律上有着较明显的区别:哈尼族跳乐作舞其特点是重心下沉,人们时而弯腰跺脚,步履稳健有力,朴实大方,而彝族跳乐作舞时身子向上挺,重心向上,步法轻盈敏捷、活泼潇洒。


     乐作舞完全是一种休闲娱乐性的大众舞蹈,不做任何祭祀活动。跳“踩荞调”“撵调”时人数不限,只要高兴,都可享受跳舞的乐趣。但严格来说,必须男女双数搭配,集体交流跳或组成2人、4人对跳等多种形式。随着时代文化的发展,如今,人们已不分老幼、民族、时间、地点,或在某家门口,或在街心,或在村头开阔地,一天中随乐随跳。但最盛行、大规模的传统表演,是每逢节日之时,如火把节、十月年、哈尼长街宴、六月年、阿扎河歌舞街或其他喜庆丰收的时节。


     “乐作舞”主要以“踩荞调”和“撵调”的动作为主线,通过两种不同的步法贯穿其中。跳“踩荞调”时,男女老幼的步法轻盈舒展,舞姿优美飘逸,进三步退三步,顺时针或反时针行舞;跳“撵调”时,步法轻快敏捷,随着音乐节奏前三步或反三步都有一个轻快的踮步,再配上乐器或人声伴唱,气氛热闹,感染人心,舞姿豪迈,具有独特的民族韵味。


      跳乐作舞时,分为有乐器伴奏和无乐器伴奏两种形式。伴奏乐器有笛子、三弦、四弦、小二胡、巴乌、草秆、树叶等,有些乐手也持着乐器参与其中,一面奏乐一面跳舞,娴熟自如。乐器伴奏时,各件乐器调弦各不相同,可以独奏或齐奏,齐奏时各有不同的旋律,构成一部优美和谐的多声部;无乐器伴奏时,人们便一面跳舞一面用手击拍,节拍统一,动律十足。


      彝族乐作舞有12套动作,即玩耍调、踩荞、撵调、三步弦、找对象、经线、擦背、斗脚、游调、摸螺蛳、翻身、瑟调;哈尼族乐作舞有4套动作,即腊瑟、龙纵、诺比、瑟然。


      每当舞前,人们以悠扬动听的音乐和人声为引子,相约人们来共舞;最后,在“舍赫”和谐优美的音乐声或统一的节拍声中悠然结束。


     传承


      维系民族和谐的精神纽带


     乐作舞不但是休闲娱乐的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成了男女青年社交活动的媒介,更为重要的是,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由早期的以哈尼族、彝族群众活动为主到逐渐被傣、瑶、汉3个世居民族所接受,每当跳起“乐作舞”,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融入同欢、同乐的境界,为增进边疆各民族的团结友谊、和谐共处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当地各民族的精神纽带。


     研究者认为,单从这些意义上来说,乐作舞具有很高的传承和保护价值。红河县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推动民间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的思路,积极采取措施,对乐作舞进行推广和传承,建立健全乐作舞资料并上报,并促其列入了国家、省、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定了对民族民间传承人的保护措施;组建了原生态乐作舞表演队伍,建立“红河乐作舞”文化传习馆、传承活动站,在县内推广普及,在国内外进行展演及传播。近几年来,乐作舞的各种表演队伍先后在全国各地和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进行表演交流,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还多次参加省、州级民族民间文艺会演并荣获多个奖项。


     据了解,为使中小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从2003年起,红河县有计划地在全县各中小学校开设乐作舞表演技能培训,同时,让乐作舞成为全县各中小学校的课间操,为校园营造了民族特色的氛围。2004年,红河县还把乐作舞定为“县舞”,借此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使全县人民在工作、学习、劳动之余,作为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一种方式,以舞蹈的形式让人们自由体现。


     目前,该县已在县民族文化传习馆、多个乡镇、多个村庄、红河一小、红河二中等设立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乐作舞”传承所、传承点。定期举办学生、职工、群众“乐作舞”比赛,每逢哈尼十月年,都要举办万人“乐作舞”展演。


     11月13日,记者在该县亲历了一次“万人乐作”表演活动。活动现场人山人海,人们自发地围成一个大圆圈,自由而有序地舞蹈着,人人喜上眉梢,场面和谐壮观,令人愉悦和震撼,游客们深受感染,情不自禁地加入其中,模仿、跳起这欢乐的舞蹈。14日,记者又在甲寅乡目睹了长街上跳乐作舞的场面,人们无不陶醉在乐作舞所带来的兴奋氛围之中。据了解,为了保障乐作舞各种活动的顺利开展,红河县每年都要拿出10万元作为活动经费。


      如今的红河县,无论男女老少,大部分都会乐作舞的基本动作,跳乐作舞已成为全县人民广场文艺活动、健身娱乐的主要活动之一,成为全县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河县图书馆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
馆址: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迤萨镇文庙街      电话:0873-4621450      备案号:备案号53252902000109
技术支持:云创网络